杭州公交“5分钟巴士” | 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

发布时间:2025.09.12来源:杭州交通 杭州公交

图片

总体情况

我们将以城市跨区通勤现状为切入口,向大家介绍杭州公交是如何创新打造“5分钟接驳巴士”新品牌的。

出行现状,需求迫切。近年来杭州市坚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,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50%,绿色出行比例超70%,但地铁逐步成网后,公交面临客流下降、末端衔接不畅、通勤效率不高等问题。尤其在跨区通勤场景中,早晚高峰通行则会面临常态拥堵,提升公共交通分流能力迫在眉睫。

图片

摄影 方悦

理念引领,明确方向。杭州公交深入践行“人民城市”理念,紧扣跨区通勤痛点,以“分流通勤客流”为核心目标,用“优化末端接驳”的关键方向,聚焦市民乘客高峰出行需求,从而打造了“5分钟接驳巴士”。

精准发力,创新出行。早高峰争分夺秒,多等一分钟都可能触发“迟到焦虑”;下班想要飞奔回家的心达到了顶峰!

正是洞察到这些,杭州公交于2025年3月创新推出“5分钟接驳巴士”服务品牌。它以3个“5分钟”重构通勤接驳形式:从家到公交车站不超过5分钟、高峰发车间隔约5分钟、接驳的最近小区至地铁站在途时间约5分钟。首批线路在聚才路、明星路等地铁站试点即获好评,日均客流迅速攀升。

图片

主要做法

精准匹配出行需求

针对常规公交“一线多能、运行低效”的痛点,杭州公交坚持“一种产品仅满足一种需求”的理念,聚焦“高峰通勤”场景,将“快速准时”为核心,精准配置公交线路。为了确保服务的精准性,杭州公交综合过亿条交通数据开展溯源分析,绘制通勤热力图,精准找准需求稳定区域,选定优化主攻方向,为重点区域内140余个园区(社区)约60万职住人口定制专属接驳方案。

此外,在市交通局的牵头下,“公交小灵通、地铁调查团、社工志愿者”等多方力量开展实地调查,深入了解职住人口的出行习惯、时间节点、目的地等关键信息,引导公交设站布线,确保“5分钟接驳巴士”能够真正贴合市民乘客的实际出行需求,实现公共交通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打造高效出行体验

在服务优化方面,杭州公交提出“3个5”的服务标准,从根本上解决市民乘客通勤过程中的时间消耗问题。为达到这一标准,杭州公交对常规线路采取截弯取直、长线截短、高峰区间等优化措施,将“5分钟接驳巴士”线路长度控制在3公里左右,减少不必要的绕行,提升通行效率。

图片

图片

依托“智慧公交平台”,杭州公交开展“动态潮汐调度”,在高峰时段实行“高频发车”,确保市民乘客无需长时间等待,在平峰时段则“按需响应”,并根据实际客流情况灵活调整发车频次。

同时,杭州公交大力推广“杭州公共交通APP”,联动地铁优化公交换乘信息扫一扫等相关服务,让市民乘客能够通过“掌上、车里、站内、家中”等多种场景实时掌握公交动态,实现“到公交站即有车、出地铁站即见车”,有效缓解市民乘客的通勤等车焦虑,提升出行体验。

图片

图片

杭州公交也会在高峰时段,增派现场管理人员,通过增加手持移动POS机,在车辆到站后利用两个车门“双通道”模式,实现“即到、即刷、即上”, 确保乘客能够无障碍、“零等待”完成支付,大大缓解了排队焦虑。

图片

图片

深化协同治理机制

此外,为保障“5分钟接驳巴士”的长期稳定运行,杭州坚持聚焦“多跨协同”,强化体系机制建设,深化精细治理。纵向深化“市、区”两级联动,形成月度例会常态机制。末端强化“街道融进来、地铁走出来、公交快起来”的三方协同机制,将“5分钟接驳巴士”模式向全域通勤推广,不断改善城市整体出行体验,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。

图片

取得成就

截至2025年8月,杭州公交已在重点区域的21个地铁站新增优化“5分钟接驳巴士”40条,总客流超200万人次,高峰客流增长48.08%,地铁公交换乘比例接近60%,有效带动了地铁高峰断面客流增长4.22%,进一步提升了公共交通的整体吸引力,也获得了许多网友的好评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在运营效率方面,“5分钟接驳巴士”高峰时段公交满载率达到60%,最高甚至达到83%,远高于常规线路40%的满载率,公共交通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。同时,市民的平均乘车候车时长从以往的20分钟缩短至8分钟,累计为市民节省通勤时长超过2400万分钟,切实为市民减轻了通勤负担,提升了生活品质。


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

客服稍后会与您联系!

返回
欧洲
非洲
拉丁美洲
亚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