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工程师到段长,我学到了这些
发布时间:2024.11.19
2019年,实习结束后我成为了一名质量工程师,负责车间质量档案数据分析及质量问题的责任落实。
刚开始,我因为不熟悉各工序的作业内容,在落实问题责任方时经常搞错,需要反复沟通确认。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快速提升专业能力,于是,我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,每天花2个小时学习各工序的工艺卡和工艺标准,同时抽出一部分时间到现场向老师傅请教。一段时间之后,我应对棘手问题也可以游刃有余。
2024年初,我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,成为了涂装二工段段长。一开始我很不适应,每天忙得不可开交,面对异常也经常手足无措。一次,有一辆车的面漆烘烤了几次都不干,需要尽快制定处理方案。我立马赶到现场,查看后判断是因为面漆本身的配比有问题,需要把现有面漆打磨干净后再重新喷漆。刚定完方案,又有其他员工反馈彩条工序施工节拍较长,影响车辆生产进度,我只好又跑去彩条工序处理节拍问题。
等忙完后,面漆不干的车辆已经返工完了,但看到整改后的效果我却傻了眼。由于过程中我没有安排人盯着,员工没有把原来的漆打磨干净,就直接二次喷涂,导致烘干后面漆变得凹凸不平。这时已经耽误了快2个小时了,如果再次返工的效果仍然不好,就会影响车辆按时交付,于是我赶紧把问题反馈给单元经理。经理找到有经验的老师傅现场查看,制定新的整改方案,最终问题成功解决。
看到车辆顺利交付,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。这时经理告诉我:“你现在是一名管理人员,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,要学会利用团队力量。比如面漆不干的问题,线上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员工,你可以联合他们一起制定方案,并安排一名员工跟进整改效果。再比如,因为节拍长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,定完方案后完全可以让专业组长主导实施,你只要盯着进度和效果就行。”听完领导的话,我恍然大悟。从工程师到段长,岗位的转变也意味着工作方式要随之调整。
打那以后,我开始更加注重团队作战,遇到问题合理分工,大家相互配合,共同保证结果。现在工段的各种突发情况,我都可以轻松应对了。
(涂装车间 吴 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