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谐宇通

和谐宇通

我的豫剧情缘

发布时间:2020.03.16

  我与豫剧结缘已经有20多年了,个中渊源还得从我奶奶说起。

  我小时候不懂豫剧京剧,只知道奶奶、老爸、老妈都喜欢听戏。听到那咿咿呀呀的调调,我也喜欢,后来才知道那便是豫剧。

  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,村里经常举办庙会。人们在村西头空出来的庄稼地上搭起大戏台子,要唱一个月的大戏。在那个没有媒体推广的时代,这件事全靠大家口口相传,十里八乡的老少村民却全都知道了。

  奶奶每天都早早起床,吃完饭便提着用玉米皮编的小座墩儿,去赶会听戏。去会上听戏对奶奶来说是极为隆重的事情,必然是身着绣花鞋、白袜子、白斜襟黑斜褂,穿戴整齐才出门。

  她手里拎的草墩儿也是最新编出来的,选最白最软的最里层玉米皮拧的。小小巧巧的圆柱,中间留空,从底下的留洞塞满当年新剥掉的玉米皮,坐上去稳稳当当又软又舒服。奶奶的手艺好,每每拎出去都能收到一片赞扬。她从村里走过去,路遇一道听戏的老街坊时,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。

  我偶尔会陪奶奶去听戏,搬几块儿砖头摞起来,坐在一群老头儿老太太当中。戏里的剧情我大多是看不懂的,但对于我能陪她看一天戏这件事儿,奶奶是极骄傲的。因为很少有年轻人会陪这些老人们看戏,我是个例外。大概我的戏曲情结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。

  1999年的时候,河南电视台开了一档栏目《梨园春》。我家里刚买了彩电,每到周日晚上8:00,老爸老妈都会准时调到河南电视一台。平日家里不让我看电视,怕影响我的学习;但我看《梨园春》爸妈却不管,甚至是支持的。那时的戏曲打擂是很新鲜的民间戏迷选秀形式,大家唱的都是名家名段。

 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知道了《朝阳沟》,知道了《倒霉大叔的婚事》,知道了豫剧大师常香玉,知道唱现代样板戏的河南豫剧三团……就这样,我在家的那些年一直痴迷于豫剧。后来,我离家求学,参加工作,却很少接触了。

  周末休息在家,我被一堆杂事环绕着,脑子里“嗡嗡嗡”到心烦气躁。为排解烦闷,我用手机视频搜索豫剧《朝阳沟》,满满都是小时候陪家人的熟悉画面和旋律。戏里明明欢乐不尽,戏外的我却被触动得两眼发酸。

  原来,我想家了。

  (质量保证部 常 浩)

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

客服稍后会与您联系!

返回
欧洲
非洲
拉丁美洲
亚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