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通人故事

宇通人故事

看央视综艺如何让传统流行起来

发布时间:2025.02.27

近年来,央视推出的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《国家宝藏》《经典咏流传》等综艺节目,陆续在各大媒体上走红,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这些节目不仅在国内引发巨大反响,还成功走向全世界,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通过慢镜头记录了文物修复师们,用匠心修复时间痕迹的过程。他们的一生都专注于文物的重生,展现了“择一事,终一生”的匠人精神。钟表修复师王津等人,用数年时间精心打磨工具、修复文物,这种对职业的热爱与坚守,是浮躁的社会中的一股清流。这些文物修复师们的工作,不仅是对文物的保护,更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。

在互联网时代,观众的喜好决定着传播的方式。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,《国家宝藏》采用了创新的传播手段,巧妙地将纪录片和综艺元素结合,以小剧场的形式讲述古老文物的前世今生,挖掘历史背景,展现文物风采。节目以更接地气的形式,让观众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而《经典咏流传》则将传统诗词与流行元素结合,重新谱曲歌唱,为诗歌传承开辟了新路径。节目中,清代诗人袁枚的《苔》被乡村教师梁俊,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,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歌声动情之处,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。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,正如顾城的诗所说“人可生如蚁,而美如神。”

这些节目的成功,离不开对观众喜好的精准把握和对传播手段的创新运用。央视通过把纪录片和综艺节目相结合的创作手法,以文化为媒介,借综艺之外衣,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。这种表达方式让文物不再“古老”,让年轻不再懵懂,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互动,让过去与现在对话,不仅让传统“流行”起来,变得更受欢迎,也更“活”、更“真”。

(设计院 王凌云)

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

客服稍后会与您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