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通人故事

宇通人故事

家的温度,藏在母亲的精打细算里

发布时间:2025.03.31

周末的午后,老式缝纫机那熟悉的嗒嗒声悠悠响起,一下一下,敲进岁月的缝隙里。母亲坐在窗前,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,洒在她微微弯着的背上。她把大姐的旧秋衣摊在膝头,这件粉色的秋衣,如今早已褪成了黯淡的灰白,领口也磨得起了毛边,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,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日子。

小时候,母亲总是会用一些旧衣服改改给我穿。母亲熟练地转动着缝纫机的转轮,针尖游走处,绽开的线头被重新收拢,袖口再接上一截我喜欢的鹅黄色布条。“明年开春就能穿了。”她咬断线头时,我正噘着嘴扯动紧绷的裤脚,那套改小的衣裤像蝉蜕般裹着七岁的我。

转眼间我已经长大,生活条件好了很多,母亲却依然很节俭。家里破旧衣柜的最上层藏着一个小小的“百宝箱”,里面有各色碎布,像一幅幅被遗忘的拼图;有姐姐断裂的皮筋,还有我磨秃的铅笔头,它们见证过我无数个写作业的夜晚。母亲总说,万物皆有归处。她用月饼铁盒装纽扣,那些五彩斑斓的纽扣,就像装着生活的小确幸;拿食用油塑料瓶存绿豆,一颗颗饱满的绿豆,是她对生活精打细算的证明;就连我摔碎的塑料尺子,她也仔细地收在鞋盒里,像是收藏着我的一段成长记忆。

到今年母亲已经和我在郑州生活了七八年了,可每次和她一起去菜市场,都像是一场特别的旅行。母亲挎着她那洗得发白的布袋,在摊位间缓缓逡巡。她的指尖轻轻拂过沾着露水的茼蒿,像是在和这些新鲜的蔬菜轻声问好;指甲在冬瓜霜白的表皮划出浅浅的月牙痕,仿佛在探寻冬瓜的秘密。“大姐,这韭菜根上还带着泥呢,一看就新鲜。”她笑着和摊主攀谈,一边捏起一绺大青菜,动作麻利地把枯叶摘净,再轻轻放回摊主的筐里。我站在一旁,有些难为情地望着电子秤上跳动的数字,而母亲却早已笑着和摊主抹去零头,然后变魔术般从布袋里掏出备好的零钱,那自信又满足的笑容,仿佛在告诉世界,她用自己的方式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。

母亲最怕的就是浪费粮食。餐桌上,隔夜的鱼冻微微颤动,像一块凝固的时光琥珀。我好奇地用筷子尖戳破它琥珀色的表面,母亲见状,把瓷碗往自己跟前拢了拢,说道:“鱼汤结冻才入味呢。”她总有这样的本事,能把蔫软的青菜回锅炒得油亮翠绿,像是赋予了它们第二次生命;让干硬的馒头在蒸笼里重新恢复蓬松,变得松软可口。有一次,我偷偷倒掉了半碗米饭,母亲发现后,蹲在垃圾桶前,沉默地看了许久。从那以后,第二天饭锅里的米饭就少了三分之一的分量,她用这种无声却有力的方式,教会我珍惜粮食。

如今,阳台的晾衣绳上,仍飘着洗得严重褪色的床单和衣服,阳光透过,在地面投下隐约的光斑,像是岁月留下的斑驳足迹。那些被母亲反复洗涤的岁月,看似平淡无奇,却早已把最坚韧、最珍贵的东西,悄然埋进了我的生命里。在这个扫码支付、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,母亲依然用她最古老、最质朴的智慧,教我们辨认生活的经纬。原来,真正的富足,不是拥有多少物质财富,而是把每一缕光阴都用节俭去丈量,用热爱去填充。

(质量保证处 王军伟)

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

客服稍后会与您联系!

返回
欧洲
非洲
拉丁美洲
亚洲